股本属于投入资本吗
会计分录"股本"是不是就是实收资本
实收资本就是按股东投资协议的约定,由企业实际收到的股东投资额;
股本科目用于股份公司,实收资本科目用于普通的有限责任公司,二者核算的内容基本一样。股本属于所有者权益,而资产=负责+所有者权益,为什么股本不属于资产
股东投入企业的股本,对于企业来说是企业的资产、对于股东来说是股东的所有者权益。
投入资本的定义是什么?
投入资本是指所有者在企业注册资本的范围内实际投入的资本,是指出资人作为资本实际投入企业的资金数额,进一步划分为资本金与资本公积。
投入资本是一种权益资本。
举个例子,a和b要成立一家甲公司,a出资100万元给甲公司,这100万元对甲公司而言就是投入资本。a投资的100万元便就是甲公司的资产,甲公司不需要返还100万元给a。
再举个例如,b成立了一家甲公司,甲公司向a借了100万元,这100万元对甲公司而言是债务资本,需要甲公司还本付息。
投入资本是投资者直接投资者公司的,是一种权益资本,企业不需要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是企业的一项资产。
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投入资本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在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资本表现为实际发行股票的面值,也称为股本;在其他企业,投入资本表现为所有者在注册资本范围内的实际出资额,也称为实收资本。股本做在什么科目下,它属于所有者权益还是属于资产,它和实收资本有什么区别
股本就是一个单独的科目,属于所有者权益。
有限责任公司叫实收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则叫股本,其实是一样的。炒股软件中股本是什么意思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成功,经过二十一小时十一分的太空飞行,“神舟”一号顺利返回地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
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二00一年一月十日,“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发射升空,按照预定轨道在太空飞行近七天、环绕地球一百零八圈后返回。这是新世纪全世界第一次航天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二00二年三月二十五日,“神舟”三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于四月一日顺利返回。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艘完全处于载人状态的正样无人飞船,表明中国航天已掌握了天地往返技术,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
2002年12月30日凌晨零时四十分,“神舟”四号无人飞船从酒泉起航,十多分钟后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行的第四次无人飞行试验,也是“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
2003年10月15日九时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从酒泉起航,是我国首次载人航天.
2005年10月12日九时,“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承载两名航天员从酒泉发射升空.5日后返回.2003年10月15日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吴登峰、陈辉)据航天科技专家介绍,神舟六号飞船在众多科学领域 内了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第一次。
--第一次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神舟一号到四号是无人驾驶太空飞行试验,神舟五号是一人一天的太空飞行试验,神舟六号是两人多天的太空飞行试验,为未来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第一次进入轨道舱。航天员首次往返轨道舱,进行了失重状态下的关闭返回舱门及检漏试验。“生命之门”连接返回舱与轨道舱,一旦两个舱室气压不同,舱门就无法开启,要么会被弹开,一旦撞到航天员身上可能造成伤害;同时,它的密封性至关重要,飞船返回前两舱分离,这个舱门必须严丝合缝地关闭,一旦舱门漏气,返回舱就会在几秒钟内变成真空,因此航天员进入轨道舱科学意义重大。
--第一次进行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科学试验。这次费俊龙、聂海胜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包括:实施对地观测、海洋污染监测、大气状况监测、植被状况监测以及生物科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
--第一次在太空生活中的创新:航天员完成压力服穿脱试验、吃上热食和复水食品、在“太空马桶”解手、喝上采自地下1700米的矿泉水、自测血压、在睡袋里睡眠、拍摄到首次在轨干扰力试验。
就着些了
承担“神舟”六号发射的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向记者透露了发射“神舟”六号的火箭系统准备工作的时间表。根据刘竹生的介绍,2004年年底,火箭系统的各项设备都要“按期交工”,各套仪器均要求配置齐全,为随后在明年年初进行的火箭系统综合实验做准备。刘竹生讲,综合实验阶段,火箭的每个组成部分都要进各自的实验室进行检测,目的是确保火箭整体达标,检测合格后各系统将“会师”,进行匹配实验。
焦点2 火箭应急能力 正在进行极限计算
运载火箭的“极限分析”是专门针对“神舟”六号飞船内一系列重大变化而进行的。刘竹生说:“首先,由于‘神舟’六号将实现多人多天飞行,人员和天数的增加带来食物、生存设备等其他质量的增加,这就要求火箭的运载能力必须提高,比如原‘神舟’五号的七八吨质量就有可能要变成8吨多。其次,如果航天员不止一个的话,飞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逃逸能力,对火箭在遭遇突发情况时的应急能力提出了挑战。”刘竹生讲,针对以上两点,目前正在与飞船系统方面协调合作,进行相关的火箭极限计算。据了解,目前,这样的“极限分析”已经做了几轮。
焦点3 火箭动力特性 将随载荷改变而调整
火箭配上飞船组成一个“大弹簧”系统,刘竹生说:“从动力学分析,飞船与火箭连接后是会相互作用影响的,由于‘神舟’六号轨道舱上的有效载荷将由原来‘神舟’五号上的多个设备变成一两个设备,飞船质量块儿的变化必然影响整个火箭的动力学特性,目前的工作就涉及到火箭与飞船动力特性相应的问题。”
焦点4 发射安全性 地面发射系统将“体检”
为了确保“神舟”六号发射万无一失,发射基地地面设备检修工作将进一步加强。据刘竹生介绍,和以前发射场承担发射任务时进行检修工作相比,由于两次发射间隔加长,这次将是有史以来最全面的一次地面发射系统的“体检”。刘竹生强调说,检修工作将做到任何一个细微处,每个插头都要求必须检查,每根线路都要“从头摸到底”,看是否存在可能断线的问题。另外,刘竹生讲,目前已完成了对“神舟五号”遥测数据的分析工作,对“神五”整个发射过程中不够完善的地方,比如某些设备使用不方便等问题都将在“神舟”六号发射前做改进。
焦点5 运载安全性 载人可靠性高达97%
“这个可靠性数值在国际上也是非常高的。”刘竹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长征2号F”在长征系列“金牌火箭”家族中虽属于运载火箭,但最大的特点是专门用来载人。刘竹生说:“目前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的火箭能把人送入太空,中国的‘长征2号F’和俄罗斯的联盟号。一般性的火箭,可靠性能为91%到93%,载人用的‘长征2号F’火箭为97%。”
神舟五号与神舟六号的比较
神舟五号 神舟六号
两者的大小、重量、设备等基本不变;采用“长征2号F”运载火箭作为动力载体
发射时间 2003年10月15日 2005年10月中旬
活动范围 仅限返回舱 打开返回舱舱门,进入轨道舱进行科学实验活动
宇航服 杨利伟的宇航服始终未能离身 有机会脱下重达10公斤的太空服,新的宇航服主要由服装、头盔、手套和航天靴等组成
太空时长 21小时 119小时
航天员人数 1人 2人
食品 即时食品,不需要加热、也不需要加水 50种左右:包括四种主食,“鲍鱼”、“咸水大虾”等菜肴以及水果
如厕问题 尿不湿 专用马桶
从神州五号拔地而起、实现中国载人航天零的突破,到神州六号的两人多天外太空飞行,中国航天员专用奶蒙牛牛奶,陪伴着航天员们从撒满汗水的训练场走向了浩瀚的太空,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艰苦与辉煌。航天员食品的选择有着怎样的特殊要求、蒙牛牛奶又是如何成为“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的?伴随着神州六号的成功归来,笼罩在航天员食谱上的神秘面纱也被营养专家轻轻地揭开。
在中国,一名空军飞行员要从1000名军人中选出,而100名空军飞行员中,只有一个人有机会成为战斗机飞行员,航天员则是从这些战斗机飞行员中千里挑一,经过各方面综合考察比较后最终选拔出来的。为了确保这些肩负祖国重任的“国宝”们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早在神州五号首次载人航天任务之前,一个由各方专家组成的营养小组就开始了苛刻的航天员专用食品遴选工作。为了确保航天食品的安全、绿色和营养,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有关航天员食品的规定长达8页之多!对“全营养食品”牛奶的考察和选定工作首当其冲。
奶源是决定牛奶品质的第一关键,因而也成为专家们考核的首要因素。考虑到以内蒙古大草原为核心的中国西部大草原地处国际公认的中温带季风气候优质奶牛饲养带,是整个中国无可匹敌、世界上也具有领先意义的优质草原,主要奶源基地全部处于这一地带的蒙牛乳业进入了专家们的视野。而在蒙牛的生产基地,他们又看到了全球领先的“样板工厂”,在这里,每一滴原生奶经过一道道全自动工序成为香浓合格的牛奶产品,全过程都在封闭无菌的状态中进行。从市场到工厂、从工厂到牧场,蒙牛牛奶的表现说服了每一位专家。
国家航天部门经过严格检测后,认为蒙牛牛奶的各项指标均已经达到或超过国内、国际标准。凭借着纯天然、高质量、丰富的营养和好的口味,蒙牛牛奶最终成为太空营养学专家唯一指定的“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从此,“每天三杯奶”成为了航天员训练、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首“白色乐章”。
每天早晨,在享用精心搭配的其他食品的同时,航天员都要喝一杯蒙牛牛奶来有效保证全天的热能和营养”。而在午餐之后,训练基地的营养师又会及时为每一个航天员送上一杯蒙牛酸奶。原来,酸奶中含有的乳酸、醋酸等有机酸,不仅赋予了酸奶清爽的酸味,还能帮助牛奶形成细嫩的凝乳,从而降低肠道PH值,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让航天员们一个下午都精神抖擞。“蒙牛已经将其酸奶产品中的益生菌由两种变成了四种股本和流通是什么意思
股本是指上市公司的总股本的多少;流通股是指现在可以在股市上进行交易的股票数量。